7月1日清晨,记者来到了大观河的可垂钓河段,发现已经有不少钓鱼爱好者早早地抛竿垂钓。尽管天气阴沉,仍然无法阻挡钓友们的热情。钓竿整齐地排放在岸边,旁边的小桶吸引了路人的注意,大家纷纷停下脚步,注视着这些专心钓鱼的人们。
钓鱼对于这些人来说,并不在于钓到多少,而在于过程中的乐趣和放松。大约早上10点,记者发现尽管天色不佳,但河岸上依然坐满了钓友。有人披着雨衣,像沉默的雕塑一样,眼睛紧盯着浮漂;有人撑着伞,悠闲地站着或坐着;更有一些钓友将饵料抛向水面后,开始与旁边的伙伴热烈交谈。李先生一边挂上鱼饵,一边说道:“虽然阴雨天对钓鱼不是最理想的时机,尤其是对于野生鱼来说,天气的变化对它们的活性有很大影响,但今天是开放垂钓的第一天,钓多钓少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开心。”
在大观河的这段水域,垂钓的钓友们人数众多。河道两岸,一些钓友自备小凳子,安静地坐在岸边,透过围栏伸出鱼竿垂钓。张先生在工作间隙特意来到河边:“来看看今天的鱼情如何。”他告诉记者,平时他常去安宁草铺、汤池草海渔村的水库钓鱼,由于距离较远,通常只能在周末才能抛竿。随着禁钓期的结束,张先生迫不及待地约了朋友一同来到家门口的河段钓鱼:“刚和朋友约好了,周五下班后就去,享受一下近距离垂钓的乐趣。”
四个月的禁钓期终于结束,钓鱼爱好者们重回河岸,而相关的监管工作也没有停歇。2022年7月,昆明市农业农村局与滇池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长江流域禁捕水域垂钓的管理通知,明确了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为禁钓期。在禁钓期内,所有位于滇池流域的水域一律禁止垂钓,旨在保护水域生态,恢复渔业资源。
展开剩余58%根据执法部门的数据,2025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滇池流域的相关执法人员出动了38384人次,车辆9335车次,快艇836艘次,成功劝阻了15454起非法垂钓行为。期间,执法人员还收缴了3066根鱼竿,开展了132次联合执法行动,并进行了111次暗查暗访,切实加强了对禁钓期的监督管理。
为了方便市民了解和参与合法垂钓活动,昆明市农业农村部门开发了“云渔通”微信小程序。自7月1日起,市民可以通过该小程序进行垂钓实名认证、垂钓备案,并查询指定垂钓区的信息。小程序不仅提供了包括滇池流域64个垂钓区在内的详细位置、垂钓区地图和接待人数等信息,还能根据钓鱼爱好者的具体位置推送最近的合法垂钓区。这一创新功能大大提升了市民的便利性。
然而,尽管部分区域恢复了垂钓活动,滇池流域其他区域仍然按照“十年禁渔”的规定全面实施禁捕。执法部门表示,将继续加大巡查力度,打击非法垂钓和捕捞行为。市民如发现违法行为,可以进行举报,一经查实,相关人员将受到法律制裁。
按照相关规定,每位垂钓者每天可留取的钓获物总量不得超过3千克,超出部分应立即放回水中。夜间垂钓以及销售、收购钓获物是被严格禁止的,一旦发生买卖行为,将被视为非法捕捞。钓友们还应当自觉遵守生态保护原则,避免破坏水域环境,并时刻保持自律,做到文明垂钓。
随着7月1日禁钓期的结束,昆明的钓友们重新走到了久违的水岸边,享受着垂钓带来的宁静与乐趣。记者也将通过直播平台与大家一起走访昆明各大垂钓区,体验不同的钓鱼方式和钓友的欢乐瞬间。直播将带领观众一起探访新运粮河(滇池后海段)等热门钓点,分享垂钓技巧与成功的钓鱼故事,提醒钓友们在享受钓鱼的同时,也要关注环境保护与生态可持续性。
直播信息:第一期“探钓”:新运粮河(滇池后海段)
直播时间:7月2日15:30
开屏新闻记者罗宗伟 摄影报道
一审高伟
责任编辑易科彦
责任校对李鸿睿
主编武熙智
终审编委李荣
发布于:福建省创通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