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有多有钱,可能会颠覆我们的想象,而这些钱又从哪里来?不禁地看到杜身上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还有9天,娃哈哈百亿遗产纷争案就会在香港高等法院审理,宗馥莉被同父异母的三弟妹起诉,要求归还18亿美元和要求共同继承宗庆后的遗产(娃哈哈29.4%的股权)。
都说杜是娃哈哈的重要人物,娃哈哈今天的成功离不开杜,看来确实如此,如果没有杜,娃哈哈可能比现在更有钱,娃哈哈不会是现在这样……
根据腾讯财经报道,杜的三个孩子都在美国的康科德学院度过了他们的青葱岁月。
据说这里不是美国的富裕郊区,而是美国精神的摇篮之一,因为不朽名著《瓦尔登湖》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康科德学院距离瓦尔登湖仅几英里之遥。
展开剩余82%康科德学院是全美最顶尖的私立寄宿学校之一,提供9-12年级课程,相当于我们这里的高中吧,也是名副其实的“常春藤名校摇篮”。
该学校每年超过30%的毕业生能够进入常春藤盟校及斯坦福、麻省理工等同等级别的顶尖大学。
约旦王后、肯尼迪总统女儿等一些政商名流及皇室成员都是这所学校的校友,024到2025学年的寄宿生在费超过7万美元,所以不是普通人能够高攀的。
但杜的三个孩子也都在这里上学,一个单亲妈妈带着三个孩子,能够在美国过上了人上人的生活,这简直比邓文迪还厉害。
如果杜的三个孩子直纯粹是这所学校的学生,那也就罢了,但杜还是这所学校的董事会中有影响力的成员。能够成为学校的董事会成员,那要得砸多少钱才能达到?
能够成为学校的董事会具有影响力的人,这和其捐赠的资金是挂钩的,也意味着杜从学校的“客户”变成了“主人”之一,在这所学校里,杜可以直接参与学校的战略发展、财务预算、校长任免对等最高级别的决策。
杜同时还担任了“百年校庆活动”的联席主席,这也显示出杜在康科德学院的权利和荣誉已经达到了顶峰。
这个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杜不仅成为了康科德学院的高级董事会成员,而且还联合创办了新英格兰创新学校,这也是杜建英是输出自己价值观的一种表现。
新英格兰创新学校招收的学生是6到12年级的学生,该学校创始人除了杜,还有美国资深外交官等显赫人物,这所学校的收费也大概是每年7万美元左右。
康科德学院招收的是9到12年级的学生,就是高中的学生,但西英格兰创新学校招收的是6到12年级的学生,初中到高中的学生,这也说明杜建英的眼光非常独到, 她要赚的就是美国人有钱人的钱,她的野心是真的很大。
所以,杜在美国的形象就是“一位热衷教育、慷慨的慈善家,一位致力于勇于创新理念培养下一代世界公民的远见者。”
在杜联合创办的官网上,杜配了一张她年轻时扎着辫子,笑容青涩的黑白照片,回答“想对15岁的自己说什么?”:高中时热爱文学,但害怕去追求那样的职业。回首过去,我会告诉自己去当个作家吧,讲述那些真实的故事。
希望杜也对我们中国的年轻人讲讲她的真实故事,在浙大的求学经历,在光学仪器厂又为什么会跳槽到娃哈哈,然后在娃哈哈近20年的时间,怎样让娃哈哈发扬光,在让娃哈哈发扬光大的同时,她又怎么样做能够生了3个孩子,对于现代女性来说,杜这样的经历是非常励志的!
而这一切的源头就是Money,钱从何而来,都靠她自己的智慧换来的吗?杜在国内的三捷公司是在2010年成立的,成立这家公司的钱是谁给的?成立这家公司的时候,杜在娃哈哈干了19年,即使一个19年的老员工能能有这么高的收入吗?(以前有很多人在单位里干了20年,30年以上的,但最后企业关停了,最终还成了下岗工人)
杜建英,杭州人,在浙江大学毕业,但为什么她没有投身于国内的教育,却要致力投身于美国的教育呢?
还有网友通过天眼查显示,杜名下的公司因为克扣员工工资,在2025年7月4日被杭州上城区处罚1万元。
杜名下的浙江兴合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因为民间借贷银行借贷,今年被杭州法院强制执行3000多万元。
这么有钱的呢,为什么要克扣员工的工资?为什么会被称为执行人?
太深不可测了,大把大把的钱拿去给美国人搞福利,给美国人创造福利,在国内还要克扣员工的工资,甚至被银行起诉……
有网友是这样评价的,感觉还是挺有道理的,也是非常犀利的。
网友:杜背后是犹太财团,她不是来争遗产的,她是来收购政府手里那46%的股份的。
这部分股份值上百亿,宗馥莉都没有钱收购,杜却有钱收。
但是ZF不想背骂名,所以只想卖给宗馥莉,不想卖给杜,杜是带着犹太财团的任务来的,完不成没法交代,只能用私生活的事攻击宗父女。
大家觉得网友的评论有道理吗?
咱也不管网友在评论是否站得住脚,杜建英是不是犹太财团派来的,最起码有一点,杜在国内有52家企业,这些企业所创造的利润有没有转到美国去,杜在美国投资的那些钱来自于哪里,早年间的达能收购案,杜在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杜建英美国往事曝光#
发布于:浙江省创通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